本期职业:笔迹分析师
职业描述:随着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定量分析工具的涌现,通过笔迹进行客观和精确的人格评鉴成为可能,笔迹学广泛应用于刑事侦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
笔迹分析师即是通过笔迹,对书写者进行人格、心理评鉴的专业人士。
本期人物:
余霞芳 李其增
和带有迷信色彩的测字先生不同,笔迹分析师是经受过严格的培训,通过观察笔迹的各种特征分析书写者习惯和心理、行为特征的职业人士,其论断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2010年,国家人保部委托其下属的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推出了笔迹分析师资格认证考试,标志着笔迹分析师受到国家认可,成为了独立的职业。
记者了解到,由于刚刚开始职业认证,全国目前持证的笔迹分析师仅有数百人。
科学意义上的笔迹学研究则发源于法国,被誉为“笔迹学之父”的法国牧师米尚收集了上千人的笔迹进行研究。1875年,米尚创立了第一个笔迹学社团,随后将笔迹表象与个性心理进行对应研究的笔迹学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逐步发展出完整的理论体系。
1983年,美国笔迹研究公司开发出“计算机化的笔迹分析和成型系统”CHAPS,笔迹分析进入计算机时代。
据悉,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大多数公司在进行人才招聘和分配时,会将笔迹测评作为考量的依据。
而在大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心理学学者以实证的方法对笔迹学展开研究。1999年,国家人事部人才与人事研究所研究人员赵庆梅、李晓华完成了所级课题《笔迹分析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研究》,说明笔迹学在人才资源管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到目前,国内企业中大规模进行笔迹分析应用的仍属凤毛麟角。
有资深的笔迹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只能说有了笔迹分析这一职业,但还没有形成行业。今年4月,华南师范大学笔迹学研究与应用中心挂牌成立,有望推动我国笔迹分析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